市科技局201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日期: 2017-08-24 10:32:00 来源: 办公室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黄石市科技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抓手,以提升重点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为重点,不断优化创新发展环境,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动创新创业,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
一、重点工作指标完成情况
上半年,预计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4%以上,占GDP比重13%。已完成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5项,协议交易金额达985万元;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3.14亿元,技术需求采集104条,挂牌成果10项。本地孵化器新增科技企业120家。组织申报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组建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1家。向上争取资金689万元。1—5月,发明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分别为308件和533件(6月统计结果未出)。
二、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一是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了50多家企业的高企后备库,共组织24家企业34个产品申请高新技术产品登记备案。今年第一批(6月30日截止)已申报高企逾40家(全年目标值为70家)。二是推进企业研发平台建设。制定出台了《黄石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指导意见》,指导三丰智能公司完成了《黄石市智能物流输送装备及工业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备案表》编写,已通过我局备案,并报市政府同意。认真做好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及跟踪服务工作,目前申报3项,已通过认定3项。三是抓紧组织申报省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制了2017年市级科技计划资金预算,发布2017年项目申报指南,制定《2017年重大技术研发项目评审方案》,组织了项目评审,全力做好2017年科技计划立项工作。组织东贝机电、东贝电股、扬信医药科技公司,申报2016年度省科研仪器研发测试补贴。组织湖北师范大学、湖北理工学院申报省科技厅软课题项目6项,预计立项2项。四是服务企业重大项目。完成了与东贝、三环锻压等挂点重点项目服务工作。对市双千办交办的第一批问题,已帮助企业全部解决并办理了销号手续,第二批交办问题正在积极办理中。
(二)创新支撑产业转型发展成效明显
一是今年一季度,我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216.9亿元,同比增长33.6%;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0.62亿元,同比增长15.7%,比上年同期提高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13.85%,同比提高1.32个百分点。二是广泛开展政策调研。陪同市领导赴芜湖、徐州、淄博、临沂、荆门、异常等地外出考察学习,撰写了《学习考察报告》,起草了《关于加强科技创新支撑转型发展的若干政策的意见》及其说明材料,形成了创新支撑产业转型发展的理论和政策成果。
(三)科技成果转化纵深发展
一是成立了以王见祥局长为组长的湖北省科技成果大转化工程黄石工作专班,各县市区科技部门成立了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科技成果大转化工程工作小组,进一步强化了科技成果转化组织保障。二是依托“武汉城市圈技术转移集聚区黄石平台”和“中科院湖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黄石中心”,围绕我市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重点新兴产业,共征集企业技术需求104项、挂牌科技成果10项。收集整理中科院最新科技成果信息300多条。三是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科院上海巴斯德所、中科院上海营养所、中科院微系统所、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中科院宁波工业研究院、湖北工业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对接合作7次。四是完成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共推荐24个项目申报2017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五是组织召开了2017年黄石市农业科技特派员助力精准扶贫工作推进会,安排80名各类专业领域的特派员和技术专家到阳新40贫困村,开展一对一的科技服务。上半年深入农村一线开展培训指导26次,发放资料1000余份培训农民达1300余人次。上半年,完成省级科技成果大转化工程项目25项,协议交易金额985万元。完成技术合同认定登记93项,合同成交总额达3.14亿元。我市三丰小松、瑞晟生物等两家企业申报的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获批,至此我市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达到7家。
(四)科技创新创业加速推进
一是大力推进科技创业平台建设。黄石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与湖北三丰智能输送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成立我市第一家智能装备专业孵化器。黄石港区、湖北师范大学、通泰国际集团拟共建“中欧智能制造产业园”,并与6月9日签署了正式合作协议,拟投资5000万元的子项目“国际孵化器”计划于9月份正式投入使用。二是大力营造“双创”氛围。举办“楚天众创行(黄石)青桐汇”专场活动,全市有科技型企业代表及在黄高校师生350余人参加,全市40个项目参加项目选拔,通过初选、路演辅导等工作,省内外15家创业投资机构先后对路演项目发出投资邀约函65封。三是组织科技创业平台对外交流学习。先后组织开发区高新技术服务中心、光谷联合、磁湖汇、朝阳汇等孵化器的负责人到武汉先进孵化器学习交流、对接资源。组织我市省级以上孵化器的人员参加省科技厅组织的孵化器管理人员培训班,我市有7名人员获得服务专员资格证。四是大力推进科技人才工作。启动黄石市科技创新创业团队建设工作,共受理25个团队项目申报,拟对6支团队予以立项支持。组织申报省级团队、省级平台项目,我市有两家入选C类自主创业团队。 “黄金山人才梦想小镇”综合型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入围奖励性建设补贴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名单,获得奖励资金100万。举办人才科技创业平台建设培训班,全市科技创业平台的代表共计70余人参加了培训交流活动。五是努力推进科技金融结合。筹建天使投资基金,阳新科泰科技孵化器拟成立5000万规模的天使投资基金,相关材料已报送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推进科技信贷结合,已起草《黄石市科技信贷风险补偿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向人民银行、财政局、国资公司、汉口银行等单位征求意见,拟初期建立规模1000万元的风险补偿资金池。推进资本市场平台建设,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黄石分中心正式在磁湖汇众创空间挂牌,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的大部分业务可在我市办理。上半年新增科技创业企业120家,占全年目标任务67%。
(五)知识产权战略深入实施
召开全市知识产权工作会议,结合我市实际,起草定稿《关于加快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出台了《黄石市专利申请资助和授权专利奖励暂行办法》,形成了《电子信息产业知识产权评议报告》。制定《2017年黄石市企业发明专利“扫零”工程工作方案》,实行一企一策,帮助“零发明”专利企业实现“扫零”。 深入30多家科技型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上门服务,邀请专利代理公司、知识产权专家为我市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专题讲座6次,培训企业代表500余人,着力提高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促进专利成果运用和转化,加强知识产权执法保护。推荐我市磁湖汇众创空间等3家孵化器申报第二批湖北省知识产权双创服务基地;成功引进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办事处落户我市大冶高新区。1—5月份,全市实现发明专利申请量308件,专利授权量533件(6月份数据暂未统计)。
(六)国家级科技园区建设有序推进
一是积极推进国家高新区建设。上半年,科技部高新司组织专家组到黄石市调研黄石大冶湖高新区创建国家高新区工作,并召开黄石市创建国家高新区专家调研咨询会。专家组对我市创建工作予以高度肯定。已完成创建国家高新区整改材料、整改报告的修改、省厅与政府联合行文和上报工作,科技部对我市整改情况表示满意。我市发改、土地、规划、科技等部门已分别向对应的国家部委对接创建国家高新区创建工作,目前正密切关注“国家四部委会签”工作进展情况。二是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组织大冶、阳新和企业负责人员赴江苏南京白马、淮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进行了学习考察,撰写了《关于黄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连同考察报告上报市政府。张新明副市长一行专程赴阳新园区进行调研和督办园区建设,为园区的加快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七)作风与履职服务能力有效提升
一是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制定了《2017年市科技局党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2017年市科技局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要点》等文件。二是狠抓作风建设。印发了《黄石市科技局关于开展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专项治理的实施方案》和《黄石市科技局关于开展工作不实、弄虚作假问题专项治理的实施方案》,对照科技工作实际,深入查找在全面从严治党、加强作风建设、强化履职尽责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特别是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待上级决策部署和群众诉求的问题。三是切实提高创新服务水平。开展《展现科技担当 支撑转型发展》专题学习、讨论和调研,促进干部职工解放思想、提高创新意识、增强履职服务能力。
三、存在突出问题
(一)创新发展基础不牢。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后备资源数量不足、质量不佳。科技服务机构和科技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科技创新领军人物等高素质科技人才十分匮乏,且在引进上难以取得突破。科技金融推进工作迟缓,我市银行、担保等机构力量分散,未能形成发展合力。
(二)创新氛围不浓。我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不健全,有关部门各自零散出台的相关政策未形成合力,政策碎片化问题突出。企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我市拥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比例不高,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意愿不强,企业创新基本上还处于自发阶段。
(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体量小,产业关联度低,拉动产业发展能力弱。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主要集中在结构材料、装备制造等领域,仍处于价值链较低端。先进技术成果储备和高新技术企业后备资源匮乏,严重影响到高新产业发展后劲。
(四)创新体制不顺。我市科技工作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大科技、大创新格局未形成,市直各部门、各县(市)区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合力,难以形成多元参与、协同高效的创新治理新格局,也缺乏能抓创新、会抓创新、抓好创新的科技管理队伍,使得科技创新工作推进相对迟缓。
四、下半年重点工作
下半年,将继续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核心战略,加快国家高新区创建步伐,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推动创新驱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2017年全市科技创新主要目标有:创新平台方面,新增省级以上科技创业平台1家以上,本地孵化器新增科技创业企业不少于180家。组织申报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组建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2家。高新技术产业方面,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实现增长11%以上,占GDP比重提高到12.16%,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完成省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60个以上,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达到25亿元。知识产权方面,发明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分别突破1300件和1200件。下阶段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培育创新主体,强化创新基础。一是完成2017年第二批高新技术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产品备案工作,力争全年完成高企申报70家以上,高企总数突破150家的目标。二是加大创新创业支持力度。全年完成孵化器新增科技创业企业180家以上的任务。三是重点是依托优势产业中领军企业,完成组建2-3家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和申报1-2家企业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任务。
(二)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激发创新活力。一是积极筹备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出台促进创新系列配套政策,对创新工作整体谋划、高位部署。二是深入推进科技金融工作。力争今年建成1支以上天使投资基金。建立科技信贷风险补偿机制。争取政府支持,调动商业银行积极性,争取今年初步建立科技信贷风险补偿机制,首期科技信贷风险补偿资金达到1000万元。三是会同市财政局,尽快完成2017年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文件下达及资金拨付。四是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与服务工作,力争全年发明专利申请量1300件、专利授权量1200件。
(三)进一步推进成果转化,增强持续创新能力。一是积极组织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对接,围绕重点产业、区域,积极筹划产学研对接活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二是狠抓科技成果大转化工程的实施,力争完成60项以上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目标。三是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特派员和农技110专家的积极性,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服务,定期深入农村一线开展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等服务工作,助推全市精准扶贫工作。
(四)进一步抓好园区建设,建设科技创新“高地”。一是密切关注“国家四部委会签”工作进度,查漏补缺、积极整改,力争今年创建国家高新区成功。二是大力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按照黄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要求,尽快健全完善园区运行管理机制,搭建各类服务平台,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园区真正打造成为区域农业科技创新高地。
五、意见和建议
(一)建议加强新兴产业创新链建设。以智能输送装备和机器人、智能模具、新材料、电子信息四个产业为重点,瞄准重点发展方向、重大目标新产品和重要技术环节,逐个产业落实创新资源配置、组织技术攻关、加强人才引进、落实产学研合作技术支撑,促进这些产业规模增体量,技术补短板,产品上档次。实行领导包保责任制,每个产业由一名市领导挂帅,组成一套推进班子,明确目标责任、任务进度,健全督查考核机制,做到每年都有切实进展,每个节点都按计划进度推进。
(二)建议加大对科技金融工作支持力度。希望恢复市级科技创新引导基金。同时,尽快落实市级财政出资500万元入股湖北省天使投资基金,实现该基金以放大2倍额度投资于我市初创型科技型企业。对我市省级以上孵化器或众创空间发起成立天使投资基金(阳新科泰孵化器拟达到5千万规模,磁湖汇达到3千万规模),希望市财政能按照实际到位资金额不超过10%的比例,予以配套投资支持。为调动商业银行组建科技银行积极性,建议成立5000万元规模的科技信贷风险补偿资金,首期到位资金1000万元,开展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技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等业务。
(三)建议加快黄石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目前园区当务之急是要健全管理体制,成立园区管委会常设机构,落实定编定岗,以加强对园区具体事务管理。要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建议市级财政每年安排预算1000万元作为园区创建启动资金,阳新县也要加强本级财政资金配套投入。要完善园区建设协调小组成员单位的协同机制,及时有效解决园区建设中出现的相关难题。